郭昉凌講述楊殷家書背后的故事。記者 繆曉劍 攝
家書,是一份牽掛,是一份期盼,也是一份傳承。一封家書,可以封存一段回憶,也可以傳承一種精神。8月19日,“一封家書話家風”——2024年中山市微家書征集活動在2024南國書香節(jié)中山分會場暨第十六屆中山書展現(xiàn)場啟動,一眾親子家庭100多人見證。
該活動以“美麗中山我的家”為主題,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市委網(wǎng)信辦、市文明辦、市教育體育局和市婦聯(lián)聯(lián)合主辦,市教育基金會、中山發(fā)布融媒體中心、《香山少年報》等單位承辦,得到中國人壽中山分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中山分行等單位支持。
活動將依托“中山發(fā)布”網(wǎng)絡平臺,從9月2日起,面向中小學生、市民朋友等廣泛征集家書作品,可結合在中山學習、生活、工作的情況,抒寫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精彩瞬間或點滴感悟,在中山發(fā)布微信公眾號的“一封家書”欄目進行投稿。特別是那些在家人之間傳遞濃濃親情、在城市之間傳播文明理念的家書,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征集對象。今年活動專門增設了家庭組的家書作品征集,設置了回信功能,既表達對城市、家人和朋友的情感,又能相互回應、共情共勉。征集結束后,活動組委會將集中遴選出最美家書作品個人組150篇、家庭組50篇。
家書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剪不斷的臍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標識。隨著時代進步,家書形式不斷蛻變,從傳統(tǒng)的一紙家書,到如今的一指信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實現(xiàn)即時傳遞,跨越山海、穿越時空。截至目前,中山的微家書征集活動已成功舉辦2屆,收到近7萬篇作品,點贊人次超1100萬,評選產(chǎn)生一批優(yōu)秀作品,在社會各界及網(wǎng)絡空間引發(fā)熱烈反響。
啟動儀式現(xiàn)場,來自中山市朗誦協(xié)會的周宇鋒聲情并茂地朗誦了2023年“一封家書話家風”活動最美家書——《給兒子的簡言》;最美家書代表寧可家庭、姚欣彤家庭分享其家書和家庭日常,令人動容。歷史學副研究員、中共中山市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郭昉凌還帶著現(xiàn)場群眾,一起探尋了革命烈士楊殷所寫的紅色家書背后故事。她詳細講述了其在開展黨史研究時與楊殷烈士女兒楊愛蘭往來所了解的感人故事。郭昉凌說,楊殷烈士雖然與女兒的相處時間不長,然而其紅色家書中質樸無華卻飽含深情的話語始終影響楊愛蘭的一生,并持續(xù)影響著她的后人。
“今天再讀楊殷烈士的家書,了解到這個有著偉大理想的革命烈士,同時也是一個慈祥嚴厲的父親。他家書教誨里的精神財富,通過代代傳承,成為后人為人處世的信條,讓我十分感觸。”來自南區(qū)街道的寧爸爸說,“如今雖然信息渠道更加多元了,但是我們依然要通過家書這種形式,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所盼分享給下一代,將內(nèi)心的真摯情感寫下來、留下來、傳下去,我們一個個小家庭建設好,從而組成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大家庭。”
記者 徐鈞鉆 實習生 雷詩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趙偉